<noscript id="8s6uq"></noscript>
  • <table id="8s6uq"></table>
  • 獨家視點

    您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獨家視點

    把握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機遇

    來源:    發布日期:2021-12-6 8:45:01

         2021年12月4日下午,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應邀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-青年企業家峰會,并在“把握大變局中的創新機遇”一節講話。以下為發言全文。

    當前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向縱深演進,科技創新成為重塑企業競爭力消長和市場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。新科技革命的核心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,網絡互聯的移動化、泛在化,信息處理的高速化、智能化、計算技術的高能化、量子化,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全面數字化。從發展趨勢看,數字化轉型正呈現新的方向和特征。

    第一,數字化轉型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擴展。過去一個時期,消費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更為活躍,移動支付、電子商務、網絡購物、視頻直播、智慧物流等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,促進供需時空匹配,降低交易成本,釋放巨大的消費潛能。走向未來,隨著先進傳感技術、數字化設計制造、機器人與智能控制系統等日趨廣泛應用,將推動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,形成人機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,大幅提升生產效率,拓展生產可能性邊界,實現高水平價值創造。

    如果說過去一個時期我國消費互聯網迅猛發展,形成了若干在全球處在領先地位的平臺公司,那么走向未來,將迎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浪潮。我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超過100個,連接工業設備超過7000萬臺套,服務工業企業數已超過40萬家。越來越多的企業邁上“云端”,預示著工業互聯網正在作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登上歷史舞臺。

    第二,人工智能技術將重塑產業生態。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新技術,構建“人-網-物”的互聯體系和泛在智能信息網絡,推動人工智能向自主學習、人機協同增強智能和基于網絡的群體智能等方向發展,推動生產模式和產業生態發生革命性變化。

    人工智能將成為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。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向各個領域滲透,應用場景日趨多樣化,如工業生產的智能遠程控制、精準醫學、智慧交通、深度學習等。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,為“云計算+AI”應用創造了條件,而5G的規?;瘧脤⑹谷斯ぶ悄艿陌l展動能更加強勁。

    第三,數字技術推動綠色低碳轉型。數字技術與能源技術融合,推動化石能源清潔化、清潔能源規?;湍茉捶罩悄芑?,推動能源技術向綠色低碳和智能化方向轉型,促進能源結構從高碳向低碳轉變。有研究表明,數字技術可以減少20%以上的碳排放。數字技術推動能源生產各環節數字化,提升能源企業的生產效率,有效降低碳排放,同時提高能源互聯網的智能化水平。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實時采集運行數據,實現精準預測需求、設備遠程監測、能耗管理,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。

    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轉型。利用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可以打造鋼鐵、石化、水泥等重點高能耗高排放行業的能源管控解決方案,實現節能減排和綠色生產。利用智能技術還可以強化數據分析和價值挖掘,加速綠色產品開發,精細管理工業企業工藝、制造、采購、營銷、物流及服務等各個環節,提升管理效率,實現各環節的節能減排。

    數字化時代數據正在成為核心生產要素。數據的規模、數據的基礎設施、數據的采集、存儲、加工和應用能力,成為競爭的制高點。

    企業家面臨的任務是加快成為數字化企業。思科的首席數字官凱文·班迪曾經說過:“企業要想在數字化時代保持競爭力,就要做到每18-24個月對運營模式進行一次革新。”對很多企業而言,以這種速度進行變革似乎有些不切實際,但企業的生死存亡恰恰取決于此。同樣,青年企業家面臨的共同挑戰是,企業如何在當前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形勢下,把握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機遇,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。我們必須加快企業的數字化轉型,特別是中小企業加快“上云用數賦智”,實現企業研發設計、生產加工、經營管理、銷售服務等業務全鏈條數字化,同時將生產過程與金融、物流、交易市場等渠道打通,促進供需精準對接,推動形成數字化轉型的生態。

   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播放
    <noscript id="8s6uq"></noscript>
  • <table id="8s6uq"></table>